我想在中国普及“三早”理念的重要性:40岁经历胃癌
于果先生的故事
于果先生在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负责消化内窥镜相关的销售工作。他在40岁时通过内窥镜检查发现胃癌后接受了切除一半胃部组织的手术。于果先生说当自己被确诊胃癌时,非常震惊,感觉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最终手术非常成功。3年后的今天,他依然健康的活跃在工作岗位。我们今天采访了于果先生,他深感内窥镜检查的重要性,经过此次手术,他的人生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
新冠疫情中感到腹部不适
于果先生第一次腹痛是在2020年的2月左右,当时正值中国政府对新冠疫情采取严格管控措施的特殊时期。
他说“我们一直被限制外出,宅在家里光吃不动,我最初还以为是这个原因导致了胃部不适。”所以于果先生说一开始他并没有很在意。
然而,即使在减少饮食后的空腹状态下,他仍感觉腹部胀痛,于是打电话咨询了相熟的医生。在购买了药服用后疼痛就消失了。
于果先生说“当时除了急病之外都不敢去医院就医,我想等新冠疫情稳定后再去做检查。”
通过内窥镜检查确诊胃癌
腹痛症状发生的半年之后,于果先生通过医院拜访的机会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病情。那位医生对于果先生说“如果还没有检查胃部的话,建议你去做一个内窥镜检查。”
于果先生回忆道“当时胃已经不疼了,又觉得做内窥镜检查还要花时间,所以自己就一拖再拖。”但在医生的强烈建议下,他还是决定接受检查。
于果先生说“其实这是我第一次做内窥镜检查,但是因为我对设备和检查流程很熟悉,所以一点儿也不担心,事实上检查一点儿都不痛。镇痛剂起效后我就睡着了,检查也很快结束。”后来的检查报告显示,在于果先生的胃里有一个约2厘米的肿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属于早期胃癌。
于果先生说“一开始我以为是个玩笑,根本不敢相信。后来我很慌乱,首先我想到了家人,尤其是刚刚上小学的孩子。认真看了检查报告后,才意识到必须马上接受治疗。”
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胃癌病灶
于果先生和医生对于治疗方案进行了反复商讨,最终决定接受腹腔镜下胃切除手术。
参与手术的医生护士都是于果先生在工作中熟悉的人。并且因为工作关系他对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技术都非常了解,所以能够安心平和地接受了治疗。
术中,医生在腹部的5个地方打了洞,通过腹腔镜摘除了一半的胃组织。整个手术长达6个小时,但手术进行地非常顺利。
由于不是开腹手术,术后恢复得很快,术后三天于果先生就能下床走动了,最终一周后出院。在休息20天后,于果先生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经历癌症后“健康意识”发生变化
手术时于果先生只有40岁。他从学生时代就开始踢球,曾经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对于自己的身体他比任何人都有着自信。
但是经历疾病之后,他重新审视了自己以往的生活习惯。术后于果先生戒烟戒酒,把健康放在了第一位。
于果先生说“手术前我的体重是105公斤,现在保持在80公斤左右。平时不仅坚持运动,也更加注意饮食。”
其实,于果先生的母亲也是胃癌的亲历者,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为了防止癌症复发,保持身体健康,全家经常一起讨论更优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与家人沟通的频次也比以前多了。
“希望在中国普及内窥镜检查的重要性”
于果先生说为了保持健康,“三早”理念比什么都重要。所谓“三早”理念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于果先生说“在中国,很多人对于内窥镜检查抱有“会不会很痛”“做检查很麻烦”的恐惧心理。就我自身而言,虽然在医生的安排下顺利地接受了检查,但通常在内窥镜检查前需要多次去医院接受各种预检,但是这些都是为了守护健康必不可少的步骤。”
虽然于果先生指出了中国的就医难的现状,但他还是强烈建议周围的人“应该定期接受内窥镜检查。”据说有朋友真的通过检查而在早期发现了疾病,防患于未然。
于果先生说“我在奥林巴斯工作了14年,从事内窥镜相关的销售工作。但我感觉在中国,人们对于内窥镜检查的重要性意识还不够高。我希望通过自己因内窥镜检查而得到治愈的经验,尽可能的向更多的老百姓传达和普及“三早”理念的重要性。
※患者的身体状态,感受,治疗内容有个体差异。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