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2024北京肝胆胰外科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交流互鉴、协同创新”为主题,结合“学术会议+手术演示”的形式,汇聚了众多行业领袖与学者共同探讨肝胆胰外科领域的前沿进展,为推动该领域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球性医疗科技企业奥林巴斯长期耕耘在中国的医疗领域,助力我国胆胰外科领域的高速发展。本次受邀参加北京肝胆胰外科学术会议,奥林巴斯邀请到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为与会医师带来了精彩的专题讲座,深入探讨了学科的热点课题。与此同时,奥林巴斯还特设产品展台,一系列产品悉数亮相。
2024北京肝胆胰外科学术会议
重视学术交流 推动学科发展
随着微创理念的创新发展、微创技术的高速提升,我国肝胆胰外科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广先进、成熟的经验,搭建学术交流的桥梁,奥林巴斯邀请到来自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李汛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张桂信教授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加深了与会医师对于成熟技术在实践中应用的理解与认识。
壶腹周围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二十年来积累的丰富数据和案例的深入分析,李汛教授系统性地总结了壶腹周围憩室与胆胰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壶腹周围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研究20年》讲座中,李汛教授通过临床病例,展示了壶腹周围憩室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表现,包括其在内镜和手术治疗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他强调,了解这一结构的存在对于胆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外科手术时,必须充分考虑其解剖变异,以减少潜在的并发症风险。李汛教授同时指出,尽管目前对壶腹周围憩室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要加强对这一结构的重视。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李汛教授 专题分享
张桂信教授在《ERCP联合胆道子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的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胆道子镜结合使用在胆道外科诊疗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张桂信教授介绍了ERCP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胆道疾病诊治中的广泛应用,包括胆石症、胆管狭窄以及急慢性胆道炎等。在某些复杂病例中,单纯的ERCP可能难以完全解决临床问题,而结合胆道子镜技术能够提高诊疗的成功率和准确性。结合临床病例,张桂信教授展示了ERCP与胆道子镜联合应用的优势,包括更精准的病变定位和更全面的石头清除效果。他指出,该联合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为后续的手术提供更为详尽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桂信教授 专题分享
纤毫毕现、高效诊疗 前沿产品亮相展台
肝胆胰疾病的高发不仅推动了临床手术理论与应用的发展,还加速了医疗器械领域的突破创新。本次学术会议期间,奥林巴斯在产品展区展示相关领域的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与会医师提供了近距离了解和操作体验的机会。
奥林巴斯可提供ERCP室及多镜(十二指肠镜、腹腔镜、电子胆道镜等)联合手术室规划设计服务,并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年龄提供个体化最优的微创治疗方案。例如针对胆囊结石病例,可选择腹腔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的特点,并且单孔腹腔镜技术又追求美观性,可以实现微创与美容手术完美结合;对于合并有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则行腹腔镜术中联合胆道镜的微创手术方式(即双镜联合手术);对于结石较小或年老体弱、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或者不能耐受全麻和气腹的患者而言,则可选择更加微创的十二指肠镜经口内镜下取石微创手术方式(即ERCP手术);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则可选择十二指肠镜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微创手术方式(ERCP序贯LC手术)。
奥林巴斯展台
奥林巴斯290内镜系统
奥林巴斯VISERA 4K UHD超高清影像系统
近年来,随着我国肝胆胰外科的快速发展,奥林巴斯也在这领域不断深入探索,通过研发技术与产品守护患者健康的同时,还通过与各级医疗机构与学会组织的积极合作,助力学科建设,以提升整体诊疗水平。未来,奥林巴斯将继续秉承着“实现世界人民的健康,安心和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和“True to Life”(致敬生命,尽享生活)的品牌理念,持续响应国家、行业号召,贯彻落实奥林巴斯“中国战略”,从根本上助力中国民众实现健康、安心与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