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合作导师 | 合作课题 | 电子邮件 |
陈懿人 | 王铭铭 | 彝的消失与重现:明至民国汉藏走廊南部的国家统治与社会变迁研究 | zgsxcyr@126.com |
常园青 | 陆杰华 | 主观变老起点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健康行为、决策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探究 | yqchang2021@qq.com |
旦正才旦 | 王娟 | 社会制度与多族群社会的关系模式——以甘青地区多族群社会中的族群关系变迁为例 | gangjianba2008@126.com |
潘桐 | 卢晖临 | 重塑连结:政治统合与多元互构 | maxpant@163.com |
孙弋帏 | 周飞舟 | 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城乡社会心态秩序研究 | mz-zy@163.com |
魏思琦 | 渠敬东 | 教育制度的机制效应——一项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民族志分析 | weisiqi567@163.com |
李明 | 张春泥 | “鸡娃”时代的养育迷思:密集型养育的多维后果探析——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计划 | liming@pku.edu.cn |
张祎 | 佟新 | “精英化”育儿与教育焦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家庭教育困境的社会学分析 | zhangyi_1111@foxmail.com |
郑博文 | 周飞舟 | 会议:一种政府决策机制 | hustzhengbowen@163.com |
柯雪龙 | 卢晖临 | 社会基础视角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 1075609207@qq.com |
陈鸣 | 邓锁 | 新时代儿童照顾责任中的家国关系与权责划分 | chenmingruc@163.com |
杨子潇 | 邱泽奇 | 数智时代乡村纠纷治理转型 | yzxlaw@foxmail.com |
张俊毅 | 王铭铭 | 区域社会的聚落空间与群体互动——古代湖南长沙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 zhangjunyi1019@163.com |
王倩颖 | 邱泽奇 | “人机互生”语境下企业组织结构与治理网络的重构机制研究 | 18810374660@163.com |